以奇幻视角映照人性思考——评网剧《永夜星河》
《永夜星河》剧照
冷凇 蔺花雨
在当今影视市场中,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视听体验。作为一部赛博古装轻喜剧,《永夜星河》以奇幻视角映照当下的人性思考,现代思维的注入使得观众能够迅速融入剧情,与主角们一同经历命运的起伏和情感的波澜。
《永夜星河》的剧情设定新颖独特。女主凌妙妙意外穿越到小说《捉妖》中成为炮灰女配,从此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。她被强行绑定了任务系统,不仅要完成击杀大妖、拯救世界的主线任务,还必须治服书中的“反派”慕声。这一独特的叙事结构,为故事增添了无数的悬念与惊喜,也让剧情充满了张力。凌妙妙与慕声之间的情感纠葛逐渐展开,从最初的敌对试探到后来的相互理解、心生情愫,这其中的情感变化细腻而动人,让观众沉浸其中,仿佛与主角一同经历了这场情感的洗礼。
该剧大胆尝试把握人性脉动和情感肌理,以人物、情感、命运等综合体构建情节,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性格与奇幻群像,将奇人、奇事、奇物以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,并尝试升华至对人生价值的探求,触动观众的心灵。
剧中主角团四人各具特色,在性格和品格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。凌妙妙阳光纯粹,温暖有爱,她的乐观与勇敢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慕声隐忍坚强,嘴硬心软,他的复杂性格让人又爱又恨。慕瑶正派端庄,勤奋刻苦,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。柳拂衣温润如玉,善字为先,他的善良与包容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。
通过是非分明、心怀恻隐、聪慧勤勉、和善待人等性格、品德优点,该剧塑造了主角团的优秀品质,为观众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。
家庭温情也是《永夜星河》中一条重要的情感脉络。女主凌妙妙与父亲的父女情,细腻而深沉,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。慕瑶和慕声的姐弟情,充满了牵挂与守护,令人动容。这些深度刻画的家庭情感,不仅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,更是推动人物成长的关键线索。
“学必求其心得,业必贵其专精”。“天地人和”的传统生态文化是该剧的重要内核。故事的背景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内容,包括《山海经》、民间传说故事等,营造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。剧中的“妖”,无论是小尘妖,还是水妖、竹妖,都是自然界万物的化身,它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,不时以诙谐活泼的面貌出现,营造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快氛围。同时,该剧的美术风格、服装及造型设计、置景理念等方面,都充分体现了文化交融的魅力,tp钱包下载以“宋风唐遗”为背景,环境色彩来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,通过合理的文化交汇、地域融合,为剧中不同的人物营造出了独有的空间和质感。
全剧以“书籍+文字”为核心元素,打造出了原本只存在于主人公脑海中的“系统空间”——从中国传统书法字帖中汲取灵感,选用类文字的符号完成空间的设计,增添了趣味性和可信度。置景理念也十分新颖,写实与轻玄幻的对比,营造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。重峦叠嶂的山川瀑布、参天巨树,充满了自然之美;有灵性的石头、有人性的树冠,又增添了神秘的色彩。这种将自然与奇幻相结合的场景布置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。
在造型设计上,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,使角色更加生动形象。剪纸、皮影、螺钿、漆器等传统工艺的融入,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精美程度,更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每一个角色的造型都根据其性格和身份进行精心设计,既符合剧情需要,又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。
一方面,剧中所构建的神秘世界与奇幻故事是观众探索未知、感悟人性的独特窗口;另一方面,剧中所展现的“奇”,并非脱离现实的空想产物,而是以鲜活的当下人性为指向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人类内心的渴望与挣扎,从而引发深刻的讨论与反思。
剧中的“妖”并非单纯的恶势力,而是自然界万物的化身,它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。通过讲述人与妖如何放下刻板成见,达成对彼此的共情与理解,该剧传达了多元主体之间和谐共存的重要性。这种包容多元的正向价值观,让人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不同群体和谐相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部所谓契合市场的古装奇幻剧中,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。女主凌妙妙在穿越后的世界中,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,但她始终没有放弃,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成长,乐观积极向上。
现如今,对细节的雕琢成为衡量影视剧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准,该剧以细节的驱策来筑牢影像的深刻,达成视听艺术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的增值表达,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,精妙地绘制出奇幻质感。
此外,该剧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关注,还受到全球多家媒体关注,除了在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、Youtube、Rakuten Viki、Viu等海外媒体及全球平台网飞与国内同步播出,还将陆续在韩国AsiaN电视台以及日本、越南等多个地区的主流平台播出。期待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力,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影视制作的实力。
(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)
上一篇:辉煌两度说京剧
下一篇:“我在这里,我和观众在一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