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让月薪四千的精神病人贷到了1400万房贷?
一个月薪仅仅4000元的精神病人,是怎么突破重重审核、得到近1400万元贷款的,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查
近日,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报道的“患精神疾病女子贷款近1400万买两套房”一事,引发关注。
根据报道,一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子,本来工资只有4000块钱,却在今年3月、4月买了两套房,总共贷款近1400万元,月供超过7万,还了几个月之后发现“根本还不上”。一头白发的女子母亲在镜头前几度哽咽,并表示该女子“有双相情感障碍,精神疾病,一犯病就狂花钱”。
网友都非常好奇,一个月薪只有4000元、有精神疾病的打工者,是怎么轻易从银行贷出近1400万元的?而且从报道看,房地产公司有关人员还扮演了出借首付款帮助购房的角色,这一幕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。
首先要厘清的是,该女子如果确系患有“双相情感障碍”精神疾病,其签署的购房、贷款合同是否有效?
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不过,tp钱包下载精神病人不一定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如果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民法典第二十二条则规定,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;但是,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、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
显然,两套房近1400万元的房贷合同,已经远远超出与其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范畴,这个合同的有效性有待其法定代理人——一般就是精神病人的父母——同意、追认。民法典要保护的是契约自由和正当性,其前提是契约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。
按该女士母亲所说,其此前也曾出现过发病就买房的事,“买过两次(后来)都退了”。记者也确认,在买房前的2022年12月,有医院出具过诊断报告,而在买房后两次诊断结果同样是双相情感障碍。此前该女子已向当地法院提起鉴定申请,准备做进一步鉴定。其实从常理来说,签订近1400万的购房、贷款合同,更像是病态化的盲目消费,并非真实意思的表示。
其次该追问的是,此次购房贷款背后的银行、开发商,是不是存在金融监管机构三令五申所禁止的“假首付”问题?